韶关职业教育集团
一、集团简介
韶关职业教育集团是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由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牵头,韶关市区域内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共同组建的,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是致力于推进韶关市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对接的产教联合体。集团最高决策机构是集团大会,常务决策机构是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各类指导委员会等执行机构。集团秘书处设在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集团设立专业类指导委员会、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工作委员会以及创新创业就业工作委员会等,具体组织开展集团各类校企合作、就业创业、社会培训专题论坛讲座,以及提供科技研发与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
自2010年成立以来,集团立足韶关市实际,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推动韶关市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经济强市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集团共有117个成员单位,其中涵盖韶关市16所职业院校,3个行业协会,涉及制造、研发、物流、销售等生产领域企业,各类资源丰富,发展实力强劲。
二、集团工作概况
(一)强化管理 完善集团机制体制建设
2021年4月15日,韶关职业教育集团届中调整大会暨2021年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选举产生了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为理事长单位的新一届集团领导班子,审议并通过《韶关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修正案(草案)》、《韶关职业教育集团三年建设方案(2021-2023年)》以及《韶关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明确了集团未来一个时期内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扩容提质 赋能集团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扩大职教集团的影响力,根据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要求,集团秉持“质量优先、合作共赢、立足实际”的原则,大力开展扩容工作,吸纳集团成员,丰富成员类型,目前集团共有121个成员单位,新增70家优质单位,未来将形成强合力,继续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战略性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三)协同育人 提升集团办学实际成效
集团内韶关各县市区16所职业院校通过职教集团平台的优势,加强沟通合作,积极推进中高职协同育人工作,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与韶关市中职学校联合开展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招生,当前中高职衔接协同育人和高本协同育人专业已达到10个,初步搭建起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今年以来,市教育局依托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了专家团队,为10所中职院校申报的23个专业点进行评审,为韶关第一批省“双精准”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把关,引领韶关中职学校“提质”发展。
(四)校企合作 共享产教融合发展成果
融汇集团内多方资源,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职教集团平台,宝武集团韶钢公司成功申报广东省第一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宝武集团韶钢公司将获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投融资及财政等政策激励。集团内校企积极协同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或产业学院建设等深度产学研合作。截至目前,我市中职学校开设的校企一体化培养班有65个,有效促进学生就业与提升留韶率,深入推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实现“技术人才校企共育、职教成果校企共享”。
(五)积极创新 高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21年5月13日,集团承办韶关市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韶关市15所职业院校分别与57家企业达成“共建实训基地”、“人才订单式培养”、“企业办班”、“引企入校”等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项目合作,有效推进了韶关市产教融合、招商引资等工作。此次集中签约仪式是韶关教育事业发展、产教融合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市在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工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三、韶关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重点工作计划
重点任务 |
主要指标 |
完成时间 |
平台建设工程 |
1.对接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与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完善集团信息收集、处理机制,确保集团信息时效性。 |
5月 |
2.整合集团人力资源数据。对接韶关市数字化就业供需平台,提升留韶率。 |
6月 |
|
3.推动集团网站建设,建成集团宣传阵地。 |
7月 |
|
强基固本工程
|
4.召开韶关职业教育集团届中调整暨2021年工作部署会议。进一步健全集团运行机制体制、完善集团规章制度。 |
4月 |
5.立足韶关增加集团成员数量。围绕韶关市战略发展布局,依托韶钢、华南装备园等龙头企业和行业平台,力使集团本地成员突破100家。 |
12月 |
|
6.面向全省吸纳大中型企业100家。扩大集团辐射范围,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
12月 |
|
7.丰富集团成员类型。将政府单位、行业协会、技工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在集团中的占比提升至20%,进一步优化集团内部结构。 |
12月 |
|
推进产融工程
|
8.助力韶关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协办韶关市举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韶开展大数据相关“订单班”人才培养,人数达100人以上。 |
4月 |
9.协助韶钢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发挥集团集群优势,启动职工培训基地建设,参与韶钢技能中心建设,为韶关产业聚集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
9月 |
|
10.助力韶关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建立政策、资金、制度等全方位保障机制,结合企业需求,整合集团各类成员资源,建设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实训基地在内的3个以上实习实训基地,探索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将企业资源有效介入人才培养环节,提升留韶率,为韶关市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做好人才储备。 |
12月 |
|
11.规划建设产业学院。联合中高职院校、技工院校在智能制造、大数据及软件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共建3个以上产业学院,助力韶关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12月 |
|
提升服务工程 |
12.加强中职院校专业建设。根据行业需求,配合集团中职院校专业调整,组建各类专家评审团,帮助中职院校完善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实力。 |
3月 |
13.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在集团内初步构建起中高本衔接的职业教育贯通体系,不断优化集团内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增强集团内职业学校办学活力。 |
12月 |
|
14.每季度组织一次集团研讨论坛。完善集团准入、活动执行相关制度保障,组建各类指导委员会,轮流召开集团研讨论坛,及时了解行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
12月 |
|
15.助力乡村振兴。以推进中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抓手,发挥集团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主动服务全市1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参与“一县一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建设。 |
12月 |